
以进博会为桥梁,全球贸易正在进入更加共赢的新阶段。如何帮助中小企业找到正确的道路,在全球贸易中站稳脚跟,让开放的红利真正兑现?来听老朋友讲“授人以渔”的故事。
央视记者郑一哲:来自玻利维亚的黑芝麻、老挝的咖啡豆、中小企业的农副产品如何跨越千山万水登上进博会的舞台?我们来认识一下国贸中心的朋友。
国际贸易中心国家项目部主任埃西彭·奥利维拉-戈麦斯:由于2019年我们与进博会的合作启动,我们带领了来自49个国家的约500家企业参展,累计成交额超过8200万美元。虽然这个数字与庞大的中国市场规模相比根本不算什么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小企业来说,8200万美元的中小企业生产的农副产品转移非常重要。我们相信,贸易可以是互利共赢的。中方欢迎外国企业通过这一重要平台开拓中国市场、支持其出口,对双方都非常重要。这对我们意义重大,我们衷心感谢中方的大力支持。
总台央视记者 郑一哲:现在有很多出口博览会,都是把国内的商品或者企业的产品销往国际市场。您认为为什么“进口”博览会对于向世界开放国内市场如此重要?
国际贸易中心国家项目部主任埃西彭·奥利维拉-戈麦斯:我看到了中国如何支持其他国家并举办专题博览会。我看到中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表现出了从其他国家进口的意愿并支持他们参加进博会,尤其是在出口并不容易的困难时期。我们很感激。
国际贸易中心国家项目部主任埃西彭·奥利维拉-戈麦斯:我并不是说我是中国问题专家,但我对历史感兴趣,任何对历史感兴趣的人肯定对中国感兴趣。当我去国贸中心工作时,他们问我想读什么书,我回答《孙子兵法》。中国有很多东西可以展示自己。每当我参加研讨会时,我总是这么说。世贸中心的作用就像中国的一句谚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便是授人以渔。这位中国哲学家一生激励着我,也激励着我们的工作。